胰腺是人体重要消化器,具有内、外分泌功能。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其中有多种酶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类消化,是食物消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消化脂肪的胰脂肪酶为胰腺所特有,一旦胰腺发生病变,首先是脂肪消化发生障碍。如胰岛受到损害,所分泌胰岛素会减少,就可能促使糖尿病发生。胰腺炎表现为胰腺与周围组织水肿、细胞液渗出和脂肪坏死。

一、病因病理

  胰腺炎的发生,多由于外伤、胆管感染、代谢紊乱、胆石症、肿瘤、大量酗酒、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强烈刺激胰腺过度分泌胰液,同时造成胰管梗阻、内压增高、胰泡破裂、胰液外漏反流,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胰腺与周围组织发生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病变。

  

  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型。急性胰腺炎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持续性中上腹剧痛,并可牵涉左腰、左背、左肩部;若病情继续恶化,胰腺出血坏死,可产生腹胀、腹壁紧张、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甚至出现腹水、高热和休克等危重表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

  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可有腹痛、消化不良、脂肪泻等症状,使各种营养素吸收不良,容易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症,日久可出现胰腺功能降低。

二、营养原则

  饮食不慎是引起胰腺炎发作的重要诱因,故饮食治疗对胰腺炎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分泌减少造成代谢紊乱,饮食必须避免过多脂肪和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胰腺的休息,使疼痛缓解,避免继续发作,促进受损胰腺组织修复。因胰腺炎所致疼痛部分与胰腺酶和胆汁分泌有关,营养调控要尽可能减少对这些酶的刺激。

三、营养治疗

(一)急性胰腺炎

1、急性期   急性发作期初期为了抑制胰液的分泌,减轻胰腺负担,避免胰腺损伤加重,应严格执行禁食制度。通常禁食不少于3小时,切忌过早进食。

2、恢复期   待病情缓解、症状基本消失后,可给予无脂高糖类流质,如果汁、藕粉、米汤、菜汁、蛋白水、绿豆汤等食物。禁食浓鸡汤、浓鱼汤、肉汤、牛奶、豆浆、蛋黄等食物。此期饮食营养成分不平衡,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含量低,不宜长期使用。

3、饮食禁忌   病情逐渐稳定后,饮食量可增加,改为低脂肪半流质饮食。蛋白质不宜多,供经充足的糖类。禁食含脂肪多的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绝对禁酒。

4、补充电解质   禁食后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钾、镁、钠、钙等矿物质含量易下降,饮食要结合临床电解质的变化适时加以补充。

5、少量多餐   每天5~6餐,每餐给予1~2种食物。注意选用软而易消化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6、烹调方法   宜采用烧、煮、烩、卤、氽等方法,禁用油煎、炸、烙、烤等方法。烹调时不用或少用植物油。全天脂肪总量为20~30g。

(二)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的营养治疗基本上与急性胰腺炎相同,在急性发作期,禁食;待病情缓解后,可给予高糖类、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

1、脂肪   限制脂肪量,病情好转可递增至40~50g/d。必要时可补充中链甘油三酯,代替某些饮食脂肪。

2、蛋白质   每天供给蛋白质50~70g。注意选用含脂肪少、高生物价蛋白食物,如鸡蛋清、鸡肉、虾、鱼、豆腐、牛瘦肉等食物。

3、糖类   所需能量由糖类补充为主,每天可供给g以上。可选用谷类、蔗糖、红糖、蜂蜜等食物。

4、胆固醇   慢性胰腺炎多伴有胆管病或胰腺动脉硬化,胆固醇供给量以mg/d为宜。

5、维生素   应供给充足,多选用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天应供给mg以上,必要时给予片剂口服。

6、食物选择   原则上食用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少刺激性的食物。宜用高蛋白高糖类低脂饮食,如豆浆、豆制品、脱脂奶、鱼类、猪肝、鸡肉、猪瘦肉、牛瘦肉、蛋清等食物。蔬菜类可选用土豆、菠菜、胡萝卜、莴苣、苦菜等;橘汁及其他果汁也宜服用。忌用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味精限量为6g/d以下。禁用含脂肪多的食物,如油炸食物。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7、少食多餐   宜少食多餐,每天以4~~5餐为宜。烹调加工应使菜肴清淡、细碎、柔软,不用烹调油,可采取蒸、煮、烩、熬、烧、炖等法。应多换花式品种以促进患者食欲。对富含脂肪的肉类、干果、油料果仁、黄豆、油炸食物及油酥点心等均在禁食之列。忌用一切酒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调料。

8、严禁饮酒。

更多营养咨讯请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hl/1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