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真实病例置换术前后护理的讲述以及
患者,窦某某,男,37岁因“右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4年,加重2年”入院。
否认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时查体:患者行走跛行步态;髋部无红肿、瘢痕,臀部无皮肤皱褶;髋关节内收挛缩/畸形;右侧肢体短缩2cm。局部皮温正常;两侧髂嵴对称,无压痛;无髋部包块;足背动脉可触及,皮肤感觉正常。动诊和量诊:髋关节后伸、前屈90°、内收、外展均明显。
骨盆正位示:右侧股骨头坏死。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化验,患者于年1月1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安返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鼻导管吸氧,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抗凝、对症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指导: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耐心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大致过程。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卧床休息,减轻身体重量对髋关节的压迫,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
(3)戒烟酒,防止术后肺部感染,排痰困难
(4)皮肤准备:患侧臀部术前3天禁止肌肉注射。
(5)行为训练:术前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以及踝关节的主动活动。
(6)术前1日准备
常规准备:备皮(以切口为中心,上下各20cm以上,包括会阴部),皮试,合血,术中用药,片子,禁饮食(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病号服贴身穿
物品准备:T型鞋,枕头
术后护理
卧位
去枕平卧位6小时,将患肢抬高10°~20°,外展30°,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防止外旋,避免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双腿间可夹一软枕,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血运。
饮食:
术后禁饮食6h,6h后开始进食,术后当天可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后逐渐增加营养,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以利于身体康复。
生命体征的检测: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注意有无心肺功能的异常,并注意病人意识、面色、皮肤粘膜改变情况,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趾活动,皮肤温度及足部的感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并经常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渗血较多要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般每日引流量不超过ml,术后24h或8h引流血<50ml时可拔除引流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关节脱位
要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有异常疼痛,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突出或肿块等。
术后患者足穿“丁”字鞋,保持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指导患者正确翻身(两腿间夹一个枕头)、取物。下床及功能锻炼要避免患肢内收屈髋。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表现: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周径增粗,按压小腿腓肠肌,疼痛感;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
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穿弹力袜,病情许可时应及早下床活动。临床治疗上还应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钙)
2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4压疮: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5人工关节脱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外旋,避免曲髋大于90°,禁止坐马扎
盘腿、跷二郎腿,教会患者正确的站、立、坐、卧、行走姿势;经常检查患肢的长度
6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大家如有疾病疑问或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点击留下问题或联系方式,我们会联系专业医生帮您提供合理建议。
这些病别人可能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帮您看——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骨不连(骨折不愈合)、糖尿病足。
官方医生
中医医师股骨头坏死
敬
请
关
注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hl/8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盆腔炎
- 下一篇文章: 骨科理论知识试题库2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