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满,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养
治白癜风中药 http://m.39.net/pf/a_4784993.html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今年的小满时间是年5月21日,农历丁酉年四月廿六星期日
二十四节气里,有小雪,便有大雪。有小暑,也有大暑。唯独有个小满,却没有大满。
凡事满则招损,不满则遗憾,想来古人懂得小满即安,安即是福。
为什么没有“大满”?
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所以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
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
“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
小满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时拉开,是农民一年中又一个繁忙的季节。
《历书》记载: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三候
小满有三候,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小满习俗
1、食苦菜
小满前后是吃苦苦菜的时节。苦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2、祭车神
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
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3、祭蚕
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养蚕为主。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
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日长夜短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满养生,3不吃,比吃什么都补!年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小满,就是最幸福的状态。
这一天,气温明显增高,雨水增多,细菌也增多。同时,这是一个幸福满点、快乐满点的日子,当然健康也要满点啦!很多人后台留言问我们,小满养生吃什么补啊?夏天到了,吃什么能清凉啊?
国医大师健康的回答是:小满养生,三不吃,比吃什么都补。
小满三不吃,秋天百病远夏天热,要排湿,要利尿,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往往会让不懂中医的人产生一种错觉:要利尿,吃冰棍冰水下去既解热又利尿;要排湿,上辣椒出点汗就行了。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对的:“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小满养生,三不吃,热养人,才能排湿、利尿。
三不吃1
一不吃生冷,秋季少痎疟
很多人以为,吃生冷只是会导致当下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内经》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
凡去看中医的人十有八九会听到“少吃生冷,多喝热水”之类的医嘱吧,即便是你发烧的时候,那也没有医生会让你多喝冷饮吧?可见生冷食物从古代以来就是不适宜人类食用。
因为人类不是冷血动物,人的消化系统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当今市场上大量的冷饮、生菜、水果都会导致“寒”的结果,而寒则血凝。
为什么会寒则血凝?
国医大师健康认为,这主要是破坏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统。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会形成血液,进而给骨骼、肌肉、筋腱、大脑及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营养。
若脾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吸收营养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够,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应该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信条。
举例说明:生冷瓜果蔬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种生梨及苹果等;各种凉拌菜如凉拌海蜇、拌凉粉、小葱拌豆腐等;特别是各种冷饮冰棒如凉水、凉饮料、凉牛奶、冰淇淋、冰砖雪糕等。
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适量吃挺好的还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2
二不吃燥热,慢病少复发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热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胡椒、姜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远离这些燥热的东西。如果想出汗,应该通过运动出汗,而不应该通过辛辣食物出汗。
3
三不吃肥腻,远离淤堵和肿瘤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热养人我们即便什么都不吃、不做,有了上面这三点不是今年夏天会舒服多少,而是今年冬天你会舒服很多!
有人说可能那夏天就没能吃的呢?当然不是啊,你看益气健脾的食品就非常适合我们,如小米、山药、苦菜、西洋参泡水等等。要养生、还有几个方面:
1
喝热茶:解暑
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指出,喝一杯热茶其实是解暑的法宝。
这是因为,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同时带走体内的热量,使降温效果更好。
另外,热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而且,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热茶中的茶多酚、果胶、氨基酸、糖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凉的感觉。
2
运动:生阳排汗防中暑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认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但是,夏天不宜剧烈运动,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适宜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既能祛暑降温,又能有效锻炼肺功能。
此外,还可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等,但切忌过度锻炼、带病健身,以免加剧正气损耗,反而不利于养生。
3
热水泡脚:祛除暑湿
夏季湿气正当令,体内湿气过重,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症状。而夏天用热水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
热水泡脚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脚15~20分钟,水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水中加点盐,还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泡脚以后最好做些简单的按摩,比如在脚心(涌泉穴)、脚趾、脚跟处细心找找有没有痛点,每个痛点处按揉三分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洗热水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洗热水澡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此外,由于热水浴的温度与多数温泉相似,略高于人体体温,因此具有和温泉类似的功能。
比如,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夏天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状态下,最好洗个热水澡。
热水温度大约为38~40摄氏度,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小满养生,用“凉”、“辣”对抗“热”不可取,因为小满本身就是热的开始,此时人如果躲着热那么迟早要坐病,就算当下不出问题,今年冬天也会这疼那疼的。
赶紧给身边的朋友提个醒吧!小满养生:三不吃,热养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学国学网、国医大师健康。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
致中文化。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12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过年为什么吃饺子那些与春节有关的习俗来
- 下一篇文章: 2016护考人机对话第一二批次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