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肝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如解毒、代谢、转化等,那与肝紧密相邻的胰腺,大家对它是否也十分了解呢?

胰腺位于腹部的后方,在肝脏的左下方,位置比较隐秘,不能触摸到,也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它主要的功能是分泌功能,分为内分泌和外分泌两个方面。

当胰腺发挥内分泌功能时,主要分泌的是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这些激素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当胰腺发挥外分泌功能时,可以分泌出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胰液,胰液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在人体中不可或缺。

如果胰腺出了问题,不仅内外分泌功能出现障碍,还容易引发胰腺疾病,甚至导致“富贵病”胰腺癌的出现。

一、胰腺癌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富贵病”?

胰腺癌(PC)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癌症之一,起源于胰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好发于男性,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它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称号,不仅被称为“癌中之王”,还被称作是典型的“富贵病”。

在临床上,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高,生存率低,因此胰腺癌有了“癌症之王”的称号,那“富贵病”这个称号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胰腺癌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胰腺癌患者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有高蛋白高脂饮食及酗酒的习惯,可以说大多数的胰腺病都是“吃”出来的。

尤其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饮食水平相较于以往,也提高不少,不可避免得就会吃很多高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如各种肉类、海鲜等,再加上大量饮酒,胰腺的承受压力增加,就有可能出现病变,甚至发生癌变。因此,胰腺癌又被称为富贵癌”。

那为何长期摄入“三高”食物,也就是“高脂、高热量、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容易导致胰腺发生病变,甚至癌变呢?

准确来说,胰腺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刚开始并不具有分解和消化的能力,但是当它们进入肠道以后,会被激活成消化酶,就开始有了消化食物的能力。

如果长期摄入大量的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食物中的油脂会大量参与体内的血液循环,影响胰腺本身的循环机制,带来的结果就是消化酶提前在胰腺内部被激活,并开始发挥消化、分解作用,使得胰腺出现“自己消化自己”的情况,也就是胰腺炎,使得胰腺发生病变。

不仅如此,“三高”饮食还会让胰腺不断制造大量的消化酶,使胰腺细胞分裂出错,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癌变的可能,最终演变成胰腺癌。

而有临床数据显示,我国的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可见,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的胰腺癌对人的生命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

二、胰腺癌生存率为何这么低?

胰腺癌不仅术后预后差,整体的生存率也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因为胰腺癌临床上有发病隐匿的特点。

现实中,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出现大量转移,往往错失了进行根治性的手术机会。

而胰腺癌之所以在早期发病隐匿,不易被人发现,是因为胰腺癌来临时,患者身上出现的相关症状没有特异性,这些症状常常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生活中出现这样的症状,大多数人往往容易将其与肠胃性疾病混淆,只是简单地认为肠胃出现了问题,就简单的吃药进行处理,或是并不当回事,拖着放任不管,从而延误治疗。

而且胰腺癌本身发展比较迅速,确诊后自然病程为3-6个月,因为病情发展迅速,所以使得干预治疗可应用的时间窗比较窄。

第二是因为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难度比较大。

如果早期能及时发现胰腺癌的存在,就可以直接介入手术切除治疗,这是治疗早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如果胰腺癌发展到了中期或晚期阶段才被确诊出来,此时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向周边扩散和转移,一般就需要通过化疗和放疗的方式进行长期控制。

但通常,胰腺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主要是因为,胰腺癌最为主要的病理特征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即在肿瘤细胞周围构成了致密的基质物理屏障,严重阻碍化疗药物的递送,造成肿瘤细胞对化疗放疗均具有高度抵抗性。因而,总的来说,放疗和化疗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并不佳。

而且,就目前来讲,临床上并没有针对胰腺癌的特效治疗药物,即便有一些靶向药物,一般也需要联合化疗使用,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因此,面对如此可怕、低生存率的胰腺癌,生活中我们需要提高警惕。

三、这3类高发人群,尤其要注意!

而以下这3类人群,往往被认为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尤其需要提高防范意识。

1、患有胰腺基础疾病的人群

临床上,胰腺癌的发生往往是从一些基础的胰腺疾病发展而来,就像肝癌发展的“三部曲”一样,从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而胰腺癌也是如此,如果体内的胰腺部位发生了病变,如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也有可能发展成胰腺癌。

2、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据研究数据统计,5%~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可见遗传因素也是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果家中存在曾患有或已经患有胰腺癌的直系亲属,那自身患有胰腺癌的风险会有所增加。

3、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研究显示,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患上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而胰腺癌伴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很高。可见,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密切。

因此,这3类人群在生活中,要特别重视排查胰腺癌,及时发现它的来临。

四、如何早点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虽然发病隐匿,但来临时并非没有一点蛛丝马迹,有一种典型的症状,需要大家引起重视,那就是脂肪泻。

脂肪泻的出现往往提示着胰腺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近段时间,如果发现自己排出的粪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和泡沫状,即大便外层像是裹了一层油,恶臭味道浓重,并且每天大便的次数从数次到十余次不等,那么要有所重视了,可能是体内的胰腺出现了问题,医院进行检查。

一般来说,胰腺癌的检查主要包括抽血化验、B超、CT、胰腺穿刺活检等。通过抽血化验可以检测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肿瘤标志物,比如CEA、CA19-9、CA等,当检测到这些标记物明显升高,提示人体可能出现了肿瘤。

另外,通过内镜超声,可以看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并且能测量出肿瘤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存在血流信号等。

而进行多期增强CT检查,能够清楚地看到胰腺组织的病变,可以很好地排除胃肠道气体这种干扰因素。

但最终能否诊断为胰腺癌,则需要通过胰腺癌的穿刺活检检查,或者手术切除,其中穿刺活检能够明确肿瘤的性质,确定诊断,是最具有价值的诊断性检查。

延伸拓展:

免疫联合化疗为晚期胰腺癌带来新希望

治疗早期胰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根除治疗,但胰腺癌早期来临时往往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这时,除了进行放化疗方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被应用到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中。

根据年《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推荐,和临床数据显示,肿瘤突变负荷大于并等于9mut/MB晚期胰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联合化疗之后,总生存期明显被延长,为14.6月,而进行单纯化疗,总生存期则为1.25月。

可见,免疫联合化疗有望成为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线方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yy/1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