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养生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60222.html

有个病,中国人容易得它还爱和胰腺炎组成“姐妹病”!指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范志宁提到胆结石,许多人都不陌生,可你知道吗?其实胆结石也分两类,一类是胆管里的结石,另一类则是胆囊里的结石。我们平时所熟悉的,经常需要腹腔镜摘除胆囊治疗的,其实是胆囊里的结石。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胆管里的结石其实也不少见。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胆管疾病在威胁国人健康;更可怕的是,它们还喜欢和胰腺炎结成“姐妹病”,一旦联袂出击,临床急诊死亡率甚至高达70%。胆管疾病胰腺炎:狼狈为奸的“搭档”一般市民熟悉的都是胆囊结石,但胆总管结石也越来越高发。虽然近年来,随着国人饮食模式改变,胆囊结石越来越常见,胆总管结石仍然是一类常见的胆管疾病,而且治疗起来比一般胆囊结石还更复杂。除了胆总管结石,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胆管疾病还有不少,另一个常见的就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但对于医生来说,最担心的其实是这些“胆管疾病”与胰腺疾病勾搭起来,因为它们可能会招来一个非常凶悍的“杀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自然是由于胆道疾病所导致的胰腺炎,在中国的胰腺炎患者里,这种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约占60%左右;而过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急诊死亡率可以达到60-70%!不可谓不凶悍。除了疾病本身高死亡率的威胁外,这个毛病还尤其的痛苦。由于胰腺炎的特殊性,患者发病后需要首先考虑保守治疗,给予抗炎、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实在不能保守治疗的患者才考虑手术干预,但是一旦手术干预,患者的病程就会延长,住院时间也会延长,即便被抢救回来,也可能会经历多次手术的痛苦。为什么中国人胆管疾病特别多见?又为什么这个疾病爱和胰腺炎狼狈为奸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就说对结石的研究吧,医学界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与高脂饮食关系密切,所以在欧美多见,在中国也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而胆总管结石则多与感染有关,和人种差异间也可能存在一定联系。不过,胆管发生问题后,就很容易“殃及池鱼”。这其中,属胰腺和它挨得最近,两个器官的“出口”就在一处,所以胆管一旦“告急”,胰腺就容易跟着“凑热闹”,一来二去,麻烦就大了。预防:从管好嘴开始要预防这样的疾病,当然还是得从日常生活做起,尤其是要健康饮食。比如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能太过油腻,这样可以避免因胆汁成分变化导致结石更易形成;还得注意控制饮酒,要知道饮酒多的人,十二指肠乳头往往处于水肿状态,自己就把“通道”给逼仄了,胆管自然容易出问题,胰腺也跟着遭殃。所以每逢佳节,总是这些疾病好发的时刻;而要预防、管理这些疾病,就得管好这张嘴。归根到底,这些消化系统的疾病,和“吃喝”都逃不了关系。此外,有些高危人群在必要时,医生会让他们服用一些利胆药,促进胆汁的排泄,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当然,这些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了。治疗:从开刀手术到接近“无创”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那也是从外科手术到内镜手术,从开放型创伤到接近无创,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初,这类治疗需要外科手术,大家都知道,这样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更痛苦,恢复也慢。后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我们有了腹腔镜技术,医生只要在患者肚子上打几个洞,就能在腔镜下手术了。这样手术创伤当然小了很多,可新的问题很快又来了。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需要在身体内放置一根引流管,然后拖到体外,很不方便;这根引流管还要跟着患者2到3周,那就更不舒服了。此外,腹腔镜手术虽然能治疗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患者的胆管狭窄问题,甚至有时候引流管本身就会造成胆道畸形,使得胆道再狭窄、结石复发的风险都随之升高。于是,现在又有了更“微创”的技术:ERCP。这其实就是把十二指肠镜:一种较腹腔镜更软的内镜,通过人体本身就有的入口——口腔进入,然后经由天然的消化道通道,将内镜送到十二指肠降部,即胆胰管的开口十二指肠乳头部,然后在内镜下完成十二指肠乳头的插管、切开、取石、放置支架等一系列治疗工作。这样,患者连肚子上的几个小孔都不用打了,几乎接近于无创;对于合并有良恶性狭窄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放置胆道塑料或金属支架来治疗狭窄,所以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也更好。虽然这一技术对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更高,但能让患者获益更多,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医生建议,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最好48医院接受ERCP手术,并且越早越好。提到消化内镜,一般市民的印象还停留在“胃镜可以检查是不是有胃病”这样的程度,觉得这就是一种用来检查的手段。可事实上,如今在消化科专业医生手中,消化内镜就是一个全能小帮手。它能诊断、能治病,就连一些棘手的疾病比如肿瘤,它都能够处理。就拿大家都害怕的肿瘤来说吧。如果我告诉你,一个早期胃癌患者可能不需要开刀,只要用一根“软管”,就能帮他切除,你可能还无法相信。但事实上,这正是现在消化内镜的“主战场”之一。这是因为,当恶性肿瘤还在早期,肿瘤还停留在黏膜层时,并没有出现周围组织广泛浸润或转移。这时,胃就像一个快要变质却还没变质的水果,虽然果皮已经变色,果肉却还完好,而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坏果皮削掉”就行了。这正是消化内镜的舞台。这些软镜从消化道的天然通道送进去,不会造成额外创伤;在镜下切除病变黏膜组织,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强的修复再生能力,很快还会再生出健康的新黏膜。如此一来,患者可不就痊愈了吗?此外,消化内镜还可以辅助一些疾病的治疗。就拿胆囊结石来说,这个一般是靠腹腔镜切除胆囊,但有时候在治疗过程中,胆囊里的结石会“溜到”胆管里待着,这就变成了胆管里的结石了。此时,消化内镜可以协助“掏走”胆管里的石头,让患者不用二次开刀,又解决了一个术后的新问题。另外,即便在消化内镜的“老本行”:诊断领域,它们也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比如我曾遇见过个别胆管息肉的患者,在常规手术中并未发现有其他问题,可术后我们发现,别的患者术后引流管很正常就处理掉了,这几个患者却总是处理不好,这时我们会借由消化内镜再进行诊断,看看他们是不是有一些潜藏的恶性病变,比如十二指肠乳头癌。这让患者不至于被漏诊,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责任编辑/周宁人供稿/吴倪娜朱菁菁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hl/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