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自贸区须避"同质化竞争"骗局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选择若干具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构成可复制可推行的体制机制。  除已挂牌成立的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外,目前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将对接、准备或申报"自贸区"列为2014年的工作重点。这固然表现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战略布局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也埋下了"同质化竞争"等隐患,需要加快顶层设计,尽早公布国家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整体战略部署,尤其是要处理好"3大关系",以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够实现预期目标,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稳步推动负面清单、工商登记制度等管理体制创新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改革实验。截止到2014年2月底,上海自贸区新设企业6610户,其中内资企业6100户,外资企业510户,所占比重分别为92.28和7.72,明显,上海自贸区对内资的开放效应要大于对外资的开放效应。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引进外资,而将更多地表现为放松对内资的束缚,使内资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在自贸区总体方案框架下,半年多来,相干部委已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自贸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与传统的优惠性政策措施相比,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扩大开放、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外汇、税收、投资制度创新等方面。这些政策措施重在鼓励贸易模式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整合贸易、物流、结算等多项功能,使企业节约运营本钱、提高运作效率。这也是我国改革政府管理制度的1大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一方面会出现政策效应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得自贸区实验内容的变量过量,在总结经验北京医治白癜风哪里好及复制推行时,很难剔除政策因子的作用,没法正确评估实验效果及复制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现阶段,创新是激起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无论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是未来再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都需要避免过量的支持政策,而是要激起创新驱动的效应,要下落市场对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希冀,明确自由贸易区是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使自由贸易区成为我国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的试验区和引领区,真正释放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红利。  无论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是未来要建立的试验区,其主要功能都是要在政府管理方式、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有更大突破,探索建立与高标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培养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要处理好自由贸易实验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区的差别待遇与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关系,避免构成自贸区的"政策高地",妨碍公平、公正市场竞争环境的构成。概言之,自贸区发展要公道布局,以实现自贸区建设效益最大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