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忙碌工作享受生活,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约访年度通大附院“十佳口碑医生”王志伟挺不容易的,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每周有4个半天工作在手术室,1天接待门诊病人,医院党委全面工作、参加学术会议、出诊义诊……
走进附院十佳
口碑医生王志伟
采访当日,王志伟上午九点就进了手术室,但记者见到他时,已是下午四点。
“真不好意思,让您等那么久。今天安排了3台手术,其中一台手术病变特殊,手术过程较复杂,时间掐算得不那么精准。”一见面他就打招呼。
王志伟厘米的高大身材会让见过他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回答问题语速和缓、语调清晰,还会不自然流露微笑,是一个说服力、亲和力较强的大夫。
此次采访前,记者浏览了一些患者在网上对其的评价,描述最多的词汇是沉着、冷静、果断、自信,他笑着回应道:“每天都在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治愈患者,需要有着乐观的精神。”
△王志伟教授主持国际学术论坛
年王志伟从南通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进医院(医院前身)普外科工作,至今已有35年,他说,“选择从医、选择外科,我一直都觉得是正确的。”
王志伟的父母都是教师,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父母都教育他要将书读好,中学时代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同龄人要多很多。
事实证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年恢复高考第一年,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他以优异成绩被南通医学院录取。
一路走来,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生,从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到主任医生,看似顺畅的道路背后,有着许多艰辛,不过他很少提及。在他看来,从医的乐趣远远大于所付出的辛苦。
△王志伟教授先后两次受邀做客央视《健康之路》栏目
“医学是门很有意义的科学,人类通过医学认识自己,克服病痛。医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惠顾到病人,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让病人恢复健康,让生命延续。关于生命和健康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从医者在平凡的工作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升华。”
王志伟医生的专业是普外科,他长期从事肝、胆、胰腺疾病的科研、教学和临床治疗工作。据了解,90年代初,时年33岁的他就主刀完成医院第一例腹腔镜微创手术。
当年腹腔镜手术国内刚起步,手术设备和器械远没有现在的精细,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该例手术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疗效。
有数据显示他每年实施的各类手术大约在台,复杂的肝脏、胆道、胰腺手术、脾肾分流术等大型手术约占40%。从医35年以来,他参与实施了近两万台手术。
△12年前,家住通州的曹志英被巨大的神经纤维瘤折磨得痛不欲生,王志伟教授顺利为其手术,重新燃起了曹志英生命的希望
“医院对于各专业的分割趋于精细,对于专科医生来说,每天都在学习、研究、操作,复杂的也就简单了。”
在王志伟看来,做任何一项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满意、别人放心。“有人觉得外科医生对每一个细节的要求过于苛刻精准,其实严格要求才能对病人带来益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从病人出发。”
顶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大学临床医学科带头人”等众多头衔的他被评为通大附院年十佳口碑医生之一时仍感到十分激动,“患者对我的认可与学术界的认可同样重要。”
他认为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扎实的医学知识、医疗技能和高尚的医德。
“专业的医学知识能从科学的角度为病人实施有价值的手术,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技术知识的不断钻研学习才能惠顾到病人。高尚的医德是说除了对病人嘘寒问暖外,更关键的是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医生能不计个人得失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今天,是把个人名誉得失放在首位还是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考验着每个医生。”
王志伟告诉记者,从医生涯中他自然经历过不少这样的考验。
10年前,一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反复消化道出血,因年幼时外伤性脾破裂,脾脏已被摘除,多方求医无果,后经人介绍来到通大附院肝胆胰外科诊治。
通过术前评估,王志伟决定给她手术治疗,可在手术中发现患者门脉海绵样变性,无法开展定型的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放弃手术还是承担风险?放弃手术意味着病人就失去生命,承担风险就要将个人的一切抛之脑后,王志伟丝毫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他为病人施行了史无前例的回结肠静脉和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不但成功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治愈了她的门脉高压症。回想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他说,“不管怎样,病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王志伟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十三五江苏省强卫工程创新团队,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干细胞组织再生工程与胰腺相关疾病的研究,在研课题多项,其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
他说,“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医学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医院的医生除了要完成临床医疗、教学工作,还肩负着医学科研、技术创新的重任。我们的目标是带领团队和学科向国家级重点学科努力、向国际领先水平冲刺。”
担任通大附院党委书记后,王志伟又成为了这支庞大队伍的领头人,把党委的声音传达到各个支部,带领好全院党员和干部,医院发展的中心目标和党政,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是他的另一工作重心。
专访完的第二天刚好是周四,王志伟的门诊时间,记者特意去他的诊室看了看。医院门诊楼二楼普外科第三诊室,人满为患。
护士告诉记者,每周都是这样,很多病人就是冲着王志伟来的。
有位80多岁的大妈来复诊,去年12月,王志伟主刀给其做了结肠肿瘤切除术,大妈口齿不很清楚,耳朵也有中度失聪,王志伟耐心的重复嘱咐她治疗上的注意事项。
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季嘉男目前正在普外科轮转,王志伟门诊的时候,他便来观摩,他说,“我很幸运能跟着王教授学习,将来我也想成为像他一样医术高超、受患者喜爱的医务工作者。”
记者也好奇地询问王志伟,“您的时间够用吗?如何安排?”
他回答说,“这么多年,对我来说,所谓享受生活其实就是享受工作。每天早上7点多赶到办公室,处理行政工作;8点多赶到病房查房;9点赶到手术室开始手术;完成手术后下午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行政工作;下班回家后有时也觉得有些累,只想早点休息迎接第二天的工作。虽然工作安排得很满,可自主支配的时间不多,但我习惯了这种节奏,觉得生活很充实,蛮有成就感的。”
﹁
人物栏目
﹂
走进医者世界
触摸医学温度
供稿
沈彦婷
图片
倪歌邵勇林陈善良
编辑
陈善良
责任编辑
施琳玲
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12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打响胰岛保卫战,远离2型糖尿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