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白癜风能治愈嘛 http://m.39.net/pf/a_4497438.html
?学习人体各个穴位的相关知识和健康养生方法。

摘要:中医认为,慢性肾衰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以心脏的虚损为本,痰浊、瘀血、水气为标,可参考心悸、胸痹、关格、水气、厥脱等病证探讨其证治规律。常见证型有心气阴两虚、心阳虚、心阳虚脱、水凌心肺。

心脏并发症,是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终末期的慢性肾衰患者几乎都有心脏并发症,可表现为心肌病变、心包炎、心力衰竭等。

对慢性肾衰患者用超声心动图配合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其心肌损害发生率为90%,晚期的患者更多,据Solomor报道,死于尿毒症的病人50例,有心肌肥厚者占%,脂肪退行性变性者占98%,呈粟粒样心肌坏死者占70%,急性间质性心肌炎者占62%,急性粟粒性梗塞者占36%。

心包炎的发生率因观察对象和病程长短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从28%-70%不等,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心包炎和透析后心包炎两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45%。

既往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的主要病位在肾,所影响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的气化功能(水液代谢和分清泌浊的功能),慢性肾衰是人体的气化功能逐渐减退乃至丧失的过程。

在其发展过程中,各脏腑都会对人体丧失的气化功能进行代偿,各脏腑参与代偿的顺序由各脏腑与气化功能的密切程度而定,根据“整体功能代偿”的理论[2],慢性肾衰时心脏参与代偿是最晚的,一般而言,早中期的慢性肾衰不会影响到心脏,除非心脏本身有病损。

所以,慢性肾衰一旦波及心脏,说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将尽,多数已至终末期,病情危重。

慢性肾衰的心脏并发症从临床表现看,与中医的心悸、胸痹、关格、水气、厥脱相关,可以参考这些病证探讨其证治规律。慢性肾衰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以心脏的虚损为本,痰浊、瘀血、水气为标。

心血虚心阴虚,病人可表现为心悸,快速性的心律失常,脉细数;心气虚心阳虚,病人可表现为心悸,慢速性的心律失常,脉迟缓;心阳虚脱则病人表现为心衰、休克;若痰浊、瘀血内阻则可表现为胸痹心痛;水气凌心射肺则可表现为心衰、心包炎。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根据下述证型辨治。

1心气阴两虚

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活动加重,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自汗盗汗,舌质淡苔少而干,脉结代或细数或细弱。心肌病变、心包炎、心力衰竭等都可出现心气阴两虚证,心气阴两虚也是慢性肾衰心脏并发症的基本病变。

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炙黄芪(人参或西洋参6g,麦冬、五味子各10g,炙黄芪15g)。表现为快速心律失常,脉细数或有间歇,加苦参、郁金各15g;伴心胸憋闷疼痛,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或见苔厚腻,为兼有痰瘀阻滞,可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15g,薤白、半夏各10g)加红花10g,丹参30g。

2心阳虚

表现为心悸胸闷,自汗气短,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迟或结代或细弱。心肌病变、心包炎、心力衰竭等都可出现心阳虚。治宜益气温阳,方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各10g)加红人参6g,炙黄芪15g,制附片10g。

3心阳虚脱

表现为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寒踡卧,脉沉微细或脉微欲绝,主要见于肾衰合并心衰。治宜回阳救逆,方用参附龙牡汤(人参、生附子各10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先煎)。

4水凌心肺

表现为胸闷憋气,尿少身肿,面青唇紫,咳喘倚息不得平卧,主要见于肾衰合并心衰、尿毒症性心包炎。治宜通心阳泻肺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茯苓、桂枝、白术各10g,炙甘草6g,葶苈子30g,大枣10枚)。

服药后,会出现大便泻水,随着大便泻下,小便也会增多,病情得以缓解,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这一治法在慢性肾衰的过程中是有运用机会的,一是慢性肾衰合并的心衰对洋地黄类的强心剂疗效差。

二是有些患者承受不了透析,西医治疗走入困境,用本法治疗常可起死回生。慢性肾衰的心脏并发症病情危重,治疗困难,而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使许多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

笔者一友之母,因慢医院接受透析,友一直想让笔者予中医治疗,但主管医生说中药会加重肾功能损害,治坏了你们自己负责。吓得那位朋友再也不敢提看中医的事了。

1年多以后,这位朋友又找笔者要看中医,原因是他的母亲已经不能透析了,一上透析就房颤,主管的医生没有办法,患者表现为心慌心烦,胸闷憋气,疲乏无力,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质黯淡,苔白厚腻,脉细数有间歇。

辨证属于心脏气阴两虚,兼有痰浊、瘀血内阻。治宜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药用:西洋参6g,麦冬、五味子各10g,炙黄芪、苦参、郁金、全瓜蒌各15g,薤白、半夏、红花各10g,丹参30g,生大黄6g,每天1剂,浓煎至ml,少量多次频服。

治疗1周,症状消失,能顺利透析5h。

邯郸某患者,肾衰合并心衰,表现为胸闷憋气,咳喘倚息,不能平卧,尿少身肿,面青唇紫,舌质黯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经强心利尿降压等治疗无效,患者坚持不做透析,因而求治于中医。

临床表现一如上述,辨证属心脏气阴两虚,水凌心肺,兼瘀血内阻。治宜益气养阴,通心阳泻肺水,活血通络,方用生脉散、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加味。

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各10g,炙黄芪15g,茯苓、桂枝、白术各10g,炙甘草6g,葶苈子30g,大枣10枚,红花10g,丹参30g,生大黄6g。3剂,每天1剂,浓煎至ml,少量多次频服。服药后,病人每天大便泻水4次,尿量增加,症状缓解,能平卧,守上方再服5剂,心衰缓解。

在治疗心脏并发症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慢性肾衰本身的治疗,因为只有慢性肾衰缓解才是心脏并发症改善的根本。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小淇()

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yy/1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