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校科研人员学术互动和学术创新,学校于10月-12月举办了年学术月系列活。各项学术活动由学校科研处、各学院(医院)、及科研机构主办,共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邀请了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内容涉及学术前沿探讨、科研基金申报、科技文献检索、学术论文写作、知识产权申请等众多内容,参与师生近人(次)。

加强顶层规划引导,拓展科学研究视野

为全面总结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年末,学校在滨文校区23号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科技创新大会。学校领导、机关、直属单位代表,学院教师与科研骨干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等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学校更名大学以来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学校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提出了科技工作的四大任务和举措;起草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3个文件;对一批科研业绩突出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遴选了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等17个校级科研机构。最后,党委书记孙秋华作了总结讲话,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追赶跨越的四项基本要求,号召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学校的科研工作与事业发展勇担重任,勇攀高峰。

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学术交流项目“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六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当今科技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表现出良好势头与巨大潜力,浙江中医药大学是省内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担负着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药发展的重任,期待浙中医大人在始终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和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实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加快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步伐。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科建设与评估工作,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学校邀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大学(学科)评价团队负责人董克博士来校做学科建设与评估专题报告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院长或分管学科、科研副院长,浙江省一流学科(方向)负责人、学科秘书参与了此次会议。

同时,各学院及医院针对学科规划及科研机构设置进行了多场专题沙龙、讲座。护理学院举办了《凝心、聚力、专业、发展》的学术会议,来自澳大利亚临床护理专家黄雪斐、浙江中医院副院长祝亚男发表了题为《澳大利亚临床护理新进展》、《中医护理技术标准化建设与进展》的学术演讲,提出合理运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基础医学院于11月30日开展了《医学科研与学科的发展规划及展望》的讲座,学校校长方剑乔教授做了专题报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邀请了孙艳香老师和吴素芳老师分别作了为美国高校访学的分享和交流,介绍了各自访学的大学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最新理念以及整体运行情况,并结果各自专业谈了国际上一些科研方面的先进经验。

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12月18日,第三临床医学院在杭州之江饭店隆重举办以“论道中医、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山国医论坛,以学术盛宴交流歧黄传承之道,探讨创新发展之策,喜迎建院55周年华诞。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杨荣臣,国家“”首席科学家梁繁荣,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陈立典,医院院长王耀献,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上海中医院副院长王拥军做了精彩报告。全省医院的院领导、管理干部、各学科专家以及媒体朋友们等近人莅临开幕式现场。纵观此次国医论坛,有来自院士的精博论述,也有来自国医的精妙解读,还有来自名师的精彩讲座,可谓亮点不断,高潮迭起,不仅营造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氛围,而且对增强全面改革形势下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力具有积极作用。

药学院积极响应校年学术月活动号召,举办了多场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美国加州大学OhyunKwon教授为广大师生介绍了世界最前沿的化合物合成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小分子靶向药物未来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张樟进教授详细讲解了中药在治疗精神病的潜在优势,结合自己的临床与研究经验,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同时邀请了中山大学吴传斌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永煜教授、美国Unigen药业公司资深天然产物科学家寿清耀博士分别做了《新型针剂释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新颖天然产物的发现》的专题报告。

医学技术学院周密筹备,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了多场高水准的学术报告会。为促进学院听力学的发展与提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金野教授为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师生做了题为《艺术康复在言语语言康复中的的应用》的专题讲座;为促进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发展,邀请了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瞿涤教授为做了题为《细菌生物膜-生物膜相关疾病及抗细菌生物膜的研究》的学术报告。考虑到听力学的专业特点,还特别邀请了德国麦科听力设备公司全球销售总监丹尼尔和中国区销售总监张镛访问我校并对未来可能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为提高学院广大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特邀杭州医学院郭永松教授做了以“医教协同:从理念到实践”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11月18-20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等承办的“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药合理应用与健康产品研发高峰论坛”隆重召开。大会以“中药合理应用与健康产品研发”为主题,就研制优势中药及展示中药优势的现代研究方法与技术、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与研究、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类保健食品研发、中药类化妆品研发、中药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等专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将促进中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和加快中药新药等健康产品研发、加强国内中药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其他学院也纷纷开展了学术报告交流活动。基础医学院举办了《癌基因,抑癌基因,慢性炎症微环境和中医药对炎症病理调控研究的思考》、《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研究》等讲座;生命科学学院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运动机能与营养研究所主任GiamilaFantuzzi做了“肥胖和急性胰腺炎”的专题报告;口腔医学院邀请到牙医界“超级大咖”徐维宁教授为全院学生做了一场题为“牙医与开业”的精彩演讲。

特邀资深专家指导,提升基金申报质量

为了提高我校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命中率,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水平,科研处举办了国家基金申报系列宣讲、培训活动。10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会于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四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负责人结合自身经历,向其他教师、科研人员作了经验交流。四位讲者分别介绍了各自科研背景及立项情况,从申报前的准备工作、申请书的撰写要点、申报时应注意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享。其中,在选题论证、摘要凝练、正文研究等具体申报书撰写问题上逐一向大家介绍了相关的技巧和经验。1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指导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卜军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吴德玲教授就如何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医药类项目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政策解读,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12月23日,科研处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选题咨询会。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相关专家就选题依据、思路、研究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

此外,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举办了相关会议和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国家基金宣讲、指导工作:第一临床医学院召开了国基金申报预实验资助启动会;第二临床医学院举办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讲座,邀请中山大学黎明涛教授授课;基础医学院特邀浙江大学李继承教授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的攻略》的讲座,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WingTakJackWong博士为师生做了关于《医学科研与論文写作》的专题报告。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医疗人员标书撰写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营造了各学院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良好氛围。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场面热烈,内容得到一致好评。

增强临床实践技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学术月期间展开了多场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培训班。消化内科举办“上消化道早癌规范化技术学习班”,吸引了解放军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消化科同道参加,虽然规模不大,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深受学员们好评。呼吸科开展了年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道疾病研究进展”学习班,大会注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诊治,内容丰富翔实;专家与学者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营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肾脏内科举办了年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继发性肾脏病中西医诊治进展”学习班,吸引了省内外近百名肾脏科专家和同道前来参加。会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获得了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第二临床医学院为提高住培医师中医临床能力,医院中医学术氛围,组织中医教学查房,中医经典系列讲座。举办国家中医应急演练第一次培训大会,邀请11位院内外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培训包括中医应急理论、国际化的救援理念、科学的救援流程等等,使应急医疗队队员掌握更专业的救援技能、自我防护和心理疏导等知识。此外,与医务部联合举办名家讲坛4次,新华大讲堂7次,案例分享16次。受到全院医技护人员热烈欢迎,进一步医院学术氛围。

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办,步长制药协办的“运用脑心同治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培训班”于10月16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shengming科学学院副院长万海同教授主持,会议主题围绕脑心同治理论相关产品的的研究开展,让参会专家对产品的科研、疗效、安全性等有深入的认识,对于临床医生的用药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全校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年度“学术月”列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学术月活动的成功举行,为进一步营造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教师间、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以及拓宽国际学术合作渠道等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wh/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