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重点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连载
上一期给大家讲解的是:外科科护理学第十四章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欢迎各位朋友留言给我更好的建议哦
年
9月7日
第三篇外科护理学
第十五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颅骨骨折
1.临床表现
(1)颅盖骨折:靠颅骨X线摄片确诊。
1)线性骨折:局部压痛、肿胀。常伴骨膜下血肿。
2)凹陷性骨折:多为全层凹陷。
(2)颅底骨折:常因出现脑脊液漏而确诊,也可依靠CT诊断。
表3-15-1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颅前窝
鼻漏
“熊猫眼”征
颅中窝
鼻漏、耳漏
乳突区
颅后窝
胸锁乳突肌、乳突后皮下
耳后、枕下、咽后壁
3.护理措施
(1)预防颅内感染
1)清醒者取半坐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头偏向患侧。
2)保持局部清洁。
3)避免颅内压骤升: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
4)禁止耳、鼻滴药、冲洗和堵塞,禁忌作腰穿。
(2)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脑脊液漏:将血性液滴于白色滤纸上,若血迹外周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渍圈,则为脑脊液漏。
2)颅内低压综合征。
第二节脑损伤
一、脑震荡
脑震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临床表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清醒后逆行性遗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二、脑挫裂伤
脑挫伤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完整;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最突出)。
(2)头痛、呕吐。
(3)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2.治疗要点:床头抬高15°~30°,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预防感染,防治脑水肿。
三、颅内血肿
1.临床表现
(1)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
(2)硬脑膜下血肿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脑实质血管破裂所致。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
(3)脑内血肿。
2.治疗要点:一经确诊,应手术清除血肿。
第三节颅脑损伤的护理
1.紧急救治
(1)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禁用吗啡止痛,以防抑制呼吸。
(2)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
2.一般护理
(1)清醒者取斜坡卧位,昏迷者取侧卧位。
(2)营养支持:昏迷病人禁食,成人每日补液量~ml,等渗盐水不超ml/d。
(3)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
(4)告知病人避免情绪激动。
(5)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严密观察病情
①意识状态;②生命体征: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③瞳孔;④锥体束征。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保持病人肢体于功能位等。
下一期给大家讲解的是:外科科护理学第十六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大家敬请期待,感谢朋友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wh/11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课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