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鼠,一种生活在极端的荒漠环境中的动物。为了适应沙漠严酷的生存环境,沙鼠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水分调节系统,使自己能排出浓缩的尿液与粪便,以节省水分。这样的抗旱小能手,深受饲主们欢迎,常作为宠物饲养。不过,如此“省吃俭用”的沙鼠,在高糖分的饮食面前,却会易感糖尿病,这是为什么呢?

年7月3号,由牛津大学,深圳国家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基因组研究课题组和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合作完成的沙鼠(Psammomysobesus)基因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该研究文章公布了高质量的沙鼠基因组图谱,并通过对沙鼠基因组中重点区域的分析揭示了沙鼠易患糖尿病的遗传机制。

沙鼠是目前少有的可以作为研究二型糖尿病的模式生物,是沙鼠亚科Gerbillinae的一个成员,生活在极端的荒漠环境中。长期对缺水和食物极端环境的适应影响了沙鼠对糖分代谢能力。对沙鼠进行高糖分食物喂养,会使沙鼠容易肥胖,发展出糖尿病相关特征,导致胰腺衰竭甚至死亡。PDX1是胰岛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参与调控胰岛素分泌和其他胰岛激素基因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未在沙鼠及其同一亚科(Gerbillinae)的物种中找到PDX1基因,却在该亚科最邻近的物种非洲刺毛鼠(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jc/1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