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王为何如此具有攻击性胰腺癌细胞
胰腺癌的侵袭性很强,患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5%,而大多数与胰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于肿瘤转移侵入了其他器官。在《elif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胰腺癌转移机制,这种分子机制或是开发有效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该项研究分析了人类胰腺肿瘤组织,并证明一种名为arl4c的小信号蛋白会在胰腺癌患者中过表达。关于这种蛋白质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可能与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有关。
为了对此进行研究,并确认arl4c在侵入胰腺癌细胞中的位置,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一个模拟癌细胞侵入人体的实验。他们创建了一个3d培养装置,可监测侵入周围胶原凝胶的癌细胞,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中含有荧光标记的arl4c对活细胞的侵袭。
研究人员原田秋和解释说:“我们发现arl4c定位于细胞表面所谓的侵袭性伪足,其功能类似于侵袭足类,但在结构上与侵袭足类不同。”侵袭足类是癌细胞用来侵入其他组织的细胞腹面产生的足状突起,而侵袭性伪足比侵袭足类更长,直径更大,并从细胞前端延伸。“在这些伪足中,arl4c招募了另一种称为iqgap1的蛋白质(其在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也高度表达),它将一种称为mmp14的酶运输到伪足中,允许癌细胞打破并侵入胶原凝胶或细胞外基质。”
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新机制的揭示有助于胰腺癌的治疗。具体来说,就是采用反义寡核苷酸(aso)的治疗方法。aso是单链dna的短分子,在细胞内起作用以影响(阻断)蛋白质的产生。靶向arl4c的aso能够抑制植入在免疫缺陷小鼠胰腺的胰腺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如果arl4c被阻断,癌细胞的侵袭性较弱,扩散的可能性就较小。
研究人员称,该项发现尽管只是初步的,但为胰腺癌这种极具侵袭性的癌症开辟了有希望的新治疗途径,并阐明了其转移机制。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科技日报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14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酒后出现这3个症状,可能是胰腺炎来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