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慢性咽炎的艾灸调理方案
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正如《医宗金鉴》论喉痹的病理所说:"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
慢性咽喉炎是《古今医鉴》称“梅核气”。
多因肝气郁结、痰凝气滞、肺热阴虚所引起。
(l)肝气郁结:咽部梗阻,状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或消失,吞咽无妨。常随情志变化而加重或减轻,可伴有头晕,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嗳气,舌苔薄,脉弦。
(2)痰凝气滞:咽喉梗阻,时轻时重,痰多而粘或色黄,胸闷纳呆,舌苔腻,脉濡滑。
(3)肺热阴虚:咽喉热红干燥微痛,如有物梗阻,干咳少痰,烦热盗汗,舌苔薄黄质红,脉细数。
(l)肝气郁结:多由厥阴疏泄失常,气失和降所致,故喉间如有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或消失,而饮食无妨。兼见头晕、心烦易怒、两胁胀满等症。
取德仁艾疏肝利胆专用艾条:太冲、太溪、列缺、尺泽、曲泉、天突
(2)痰凝气滞:多由脾运失健,痰湿内生,痰凝则气滞,症见咽喉梗阻,时轻时重,喉间痰多而黏,不易咯出,胸闷不畅。
取德仁艾脾胃专用艾条:太白、阴陵泉、照海、太溪、三阴交、天突
(3)肺热阴虚:多由肺受热烁,阴液耗伤,气失肃降,咽喉不获濡润,故咽喉热红如有物梗阻。兼见咙干微痛、干咳少痰、烦热盗汗等症。
取德仁艾雷火神针:天突、照海、太溪、三阴交、大椎、尺泽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12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名中医有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 下一篇文章: 慢性咽炎的中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