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患者,男,57岁,医院体检发现胰腺占位10天,来院就诊。既往体健。

上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成像:

所见:主胰管呈囊柱状扩张,胰体尾部似可见结节及间隔影。

提示:主胰管囊柱状扩张,局部似可见结节及间隔影:不除外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

术中腹腔镜超声探查示:

胰腺体尾部主胰管呈囊性扩张,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可,可见分隔,分隔厚薄不均,管壁上可见局限性凸起。

提示:胰腺体尾部主胰管囊性扩张:黏液性肿瘤可能性大。

术中标本:

病理诊断:

(胰腺)送诊胰腺组织,灶区导管扩张,呈乳头状增生,内衬单层黏液柱状上皮,并见黏液形成,符合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胃型)。

讨论: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cysticneoplasms,PCNs)以胰管或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为主要特征,仅占胰腺肿瘤的5%~10%。

常见的4种分类:

一、浆液性囊性肿瘤(SCN)

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以胰腺尾部最为常见(约占50%);中老年女性多见;病理上分为微囊型和巨囊型,以微囊型为典型(切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由无数小囊(1mm-2cm)构成),壁薄,囊内充满透明的水样液体。

二、实性假乳头状瘤(SPN)

好发于20-30岁年轻女性,属低度恶性倾向;胰腺上皮源性囊实性肿瘤,易并发出血及坏死;实性成分表现为“浮云”征或呈附壁结节,或表现为囊实性相间分布。以实性成分为主者,囊性成分多位于包膜下,有明显完整的薄膜。

三、黏液性囊性肿瘤(MCN)

上皮组织发生的产粘液的囊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胰腺体尾部(80%~90%);多单发,囊壁较厚且不均匀,可见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及分隔,囊肿与胰管不相通,肿瘤的大小与恶性程度相关。

四、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

多见于60-70岁男性,2/3的IPMN患者多发生在胰腺头部,也可累及整个胰腺实质。病理学上增生发生在主胰管内为主胰管型(MD-IPMN),发生在分支胰管内为分支胰管型(BD-IPMN),以及主胰管和分支胰管均有增生为混合型(Mixed-IPMN)。影像在IPMN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MD-IPMN,受影响的分支胰管呈囊状扩张,且与主胰管相通,BD-IPMN可以包含多发大小为5~20mm的囊性病灶,呈“葡萄串”状。病灶内部的分隔、碎片、囊壁增厚、乳头突出以及壁结节对判定IPMN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特点包括位置、大小、数量、分叶、分隔、钙化、胰管扩张,均具有鉴别意义。主胰管的梗阻扩张也可以引起胰腺实质的改变,胰腺可以表现出增大、萎缩或胰腺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zz/1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