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赤小豆治愈宋仁宗的腮腺炎
来源:健康报-11-04医院主任中医师尚学瑞
赤小豆即豆科植物赤小豆的种子,俗称红豆、红小豆,是食疗佳品,也是治病良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赤小豆,它曾治好了宋仁宗的痄腮病(腮腺炎)。
仁宗年间的一个春天,皇帝赵祯某日起床后突然感觉耳下两腮部发酸、隐隐作痛,用手一摸,竟有些肿胀,遂唤来众御医。御医逐个给赵祯切脉诊察,最后奏道:“陛下此症,名谓痄腮,乃风湿温毒之邪由口鼻侵入所致。当以普济消毒饮内服、如意金黄散外敷,可保龙体安康。”
不料三天后,赵祯病情加重,恶寒发热,倦怠呕吐,两腮肿痛坚硬,张口困难。御医们慌了手脚,再次轮番诊治并研讨方剂,有的说,陛下之疾乃邪与气血相结,当服软坚消肿之剂;有的说,此病系湿毒内袭,需用清热解毒之法。众御医仁者见仁,最终也未能确定治疗方案。赵祯大怒,张榜求天下名医。
一晃两天过去了,京城有个姓傅的郎中看到了那张皇榜,便揭了榜。他返回住处,取出赤小豆若干,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美其名曰“万应鲜凝膏”,然后入宫给皇帝敷上。不曾想,如法治疗三天,皇上的痄腮居然好了。御医们急着探问这神奇膏药的组方,傅郎中淡然道:“无他,唯赤小豆耳。”
赤小豆治愈宋仁宗的故事曾载于宋《朱氏集验方》中,不过书中所记立功的医师不是傅郎中,却是当朝的一位道士叫赞宁,而赤小豆的神奇功效却是一致的。
赤小豆在古代曾被当作辟邪驱鬼之物,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突出的功效是除热毒,散瘀血,利小便,消胀满、通乳和解暑,临床十分常用。汉代名医张仲景很早就创制了赤小豆当归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方剂来治疗便血、黄疸,之后有名方和食疗药膳传世。除研末调糊外敷治疗痄腮外,如配白茅根煮汤治疗腹水,与鲤鱼同煮食治疗各种水肿,单味煮汤来通乳汁,配绿豆煮汤来预防中暑等,都有明显的效果。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yy/7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全手册胃癌的相关饮食
- 下一篇文章: 胰腺肿瘤嘉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