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知识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诊断
1.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损害,血清肌酐或GFR60ml/min持续3个月以上,双肾体积缩小、结构不清(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轻链病、骨髓瘤肾损害等除外);
2.多伴有高血压、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贫血、代谢紊乱(电解质、酸碱和钙磷代谢紊乱等)。
3.临床分期
分期
Scr
GFR(ml/min)
早期
<2mg/d(umo/L)
30-59
中期
2-5mg/dl(-umol/L)
15-29
晚期
5-8mg/dl(-umol/L)
10-14
4.明确肾脏基础病变:有肾活检指征者行肾活检明确诊断。无法行肾活检时,应根据临床特征判断是肾小球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下表);临床表现
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
浮肿
常见
无
高血压
常见
少见
夜尿多
轻
严重
尿蛋白定量
多1.5g/d,有大分子蛋白
多1.5g//d,小分子为主
尿沉渣红细胞
可有,多形型
无或较少,影红或均一型
代谢性酸中毒
较轻
CRF早期即可严重
贫血
与肾功能不全程度一致
严重
二、肾功能评价指标
1、血清Scr和血清胱抑素C测定;
2、ECT检测:以同位素锝99测定双肾GFR,最为可靠;
3、CCr测定:素食3天后留24小时尿,同时测血、尿肌酐,计算CCr.
Ccr(ml/min)=Ucr(umol/L)×24hr尿量(ml)×1.73
-----------------------------------------------
Scr(umol/L)×24(hr)×60(min)×体表面积(m2)
简化MDRD公式:
eGFR=×Scr-1.×年龄-0.×0.(女)
三、检查
1、体检(包括BMI)
2、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
3、大便常规+隐血;
4、肾功能(BUN、Scr、血CystatinC),尿酸,电解质(包括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钙、磷)、肝功能、碱性磷酸酶、糖代谢(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凝血功能等;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尿渗透量、CCr、肾小管功能。如果考虑肾小管间质疾病,查24h尿糖和氨基酸、尿酸化。高尿酸血症者查24h尿尿酸
6、铁代谢检查(血清铁、未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
7、双肾ECT测定GFR;考虑反流性肾病时行ECT静态显像
8、常规B超(双肾、甲状旁腺、肝胆脾胰)、怀疑膀胱输尿管反流时行膀胱超声造影或排尿期膀胱造影;胸部X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眼底检查等;动态血压监测;
9、肾活检:原因不明CRF,尽可能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四、治疗
(一)基础疾病的治疗:按各种疾病的治疗规范执行
(二)纠正可逆因素
1、去除感染灶;
2、纠正容量不足或容量负荷过多;
3、停用肾毒性药物;
4、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减少或停用激素
6、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7、解除尿路梗阻;
8、纠正心功能不全。
(三)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
1、控制高血压
1)目标/80mmHg(若尿蛋白1g/d,血压/75mmHg);
2)限制钠摄入(肾小管间质疾病不宜过度限盐,以免发生低钠血症);
3)CCB:长效CCB(拜心同、络活喜、波依定);短效(心痛定)
4)ACEI或ARB(SCr≥3.5mg/dl禁用ACEI,SCr≥4mg/dl禁用ARB)
5)利尿剂:袢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
6)其它:扩血管药、β受体阻滞剂、中枢性降压药
2、饮食治疗
1)优质低蛋白(0.6g/kg/d)+低磷+低脂饮食;
2)极低蛋白(0.3g/kg/d)+必需氨基酸+酮酸;
3)补充足够能量及热卡+维持素;
4)避免营养不良
3、减少尿蛋白排泄
1)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等;
2)ACEI/ARB(SCr≥3.5mg/dl禁用ACEI,SCr≥4mg/dl禁用ARB);
3)严格控制血压;
4)低蛋白饮食。
4、ACEI/ARB使用注意事项:
1)初用患者应监测Scr变化,如Scr上升超过基础值的25%,应减量药或停药;如Scr上升超过基础值的50%,停药;
2)SCr≥3.5mg/dl禁用ACEI,SCr≥4mg/dl禁用ARB
3)监测血钾,有高钾倾向者应停药或加用袢利尿剂
4)老年和缺血性肾病患者慎用;
5)注意过敏反应,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及时停用。
5、高尿酸血症处理
1)低嘌呤饮食,多饮水,维持尿量ml/日以上;
2)小苏打1.5~2.0g3次/日,尿PH值保持在6.5-6.8;
3)尿酸9mg/dl(umol/L)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可选用别嘌呤醇(应根据GFR调整剂量、告知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控制血尿酸5.5mg/dl(umol/L)以下。
4)急性痛风发作:
首选秋水仙碱,口服1mg开始,每小时服用0.5mg,至疼痛缓解或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必或腹泻)时停用;日累计剂量不超过6mg;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症状控制后减量,不能长期应用;或糖皮质激素(0.5-1mg/(kg.d)),3-7天后减量,总疗程不超过2周。痛风发作期不使用降尿酸药。
6、大黄、虫草制剂:
1)糖尿病肾病或代谢综合征:炎黄保肾胶囊(mg,2-3/日);
2)肾小球疾病:新肾炎胶囊(mg,2/日)
3)小管间质疾病:虫草制剂(健肾丸、百令胶囊、金水宝)或冬虫夏草(3g/日)
7、抑制免疫性炎症:原发病如LN、血管炎等病变仍活动时,仍应积极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
(四)并发症防治
1、贫血
1)根据贫血程度,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80-U/kg/w);
2)补充铁剂:住院病人首选静脉蔗糖铁,门诊可予口服琥珀酸亚铁;
3)目标:在2-4月内缓慢、平稳地将Hb升至11-12g/dl,或Hct33-36%;
4)监测血象;每1-2周监测血常规及网红,达标后每2-4周监测一次。
2、纠正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
1)纠正酸中毒:碳酸氢纳(1.0-2.0g,3/日),使TCO2≥22mmol/L;
2)防治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3)防治高钾血症。
3、调整钙磷代谢
1)当GFR60ml/min时即须评价血Ca、P及iPTH水平;
2)纠正高磷血症:限制磷摄入(mg/d);使用磷结合剂碳酸钙(1.2-2.0g,3/日,餐中服用),注意磷结合剂应避免与铁剂合用。高磷血症者宜在血磷1.78mg/dl(5.5mmol/L)后开始补钙;
3)PTH正常上限2-3倍时(-pg/ml),应用活性维生素D3(罗钙全0.25ug,1/日,睡前服用);
4)血钙2.54mg/dl(10.2mg/dl)时,应减少或停用含钙磷结合剂及活性维生素D3。
5)钙×磷乘积应4.52mmol2/L2(55mg2/dl2)。
不同CKD分期血全段甲状旁腺素、钙和磷的目标值
分期
iPTH(pg/ml)(pmmol/L)
钙*mmol/L(mg/dl)
磷mmol/L(mg/dl)
CKD3期
35-70(3.85-7.7)
2.1-2.37(8.4-9.5)
0.87-1.49(2.7-4.6)
CKD4期
70-(7.7-12.1)
同上
同上
CKD5期
-(16.5-33.0)
2.1-2.54(8.4-10.2)
1.13-1.78(3.5-5.5)
*血钙应以矫正钙浓度为标准。
矫正钙=血清总钙(mg/dl)+0.8×(4-血清白蛋白浓度g/dl)
4、纠正高脂血症首选他汀类降脂药(注意横肌溶解综合征)。甘油三脂升高明显者可加用贝特类降脂药。
5、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yy/6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创常见疫苗的基本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