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式专家提醒这3个容易得糖尿病的坏习惯,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会认为,糖尿病是吃糖导致的,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是和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活动方式等有关的一种代谢型疾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型疾病。
糖尿病是如何形成的
(1)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这里我们要先了解糖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才能知道高血糖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食物进入胃,然后短暂停留后进入小肠。小肠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血液就像是小火车,将糖运送到人体的每个细胞,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细胞用不完的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起来,等饿的时候再用。
(2)参与糖代谢的物质
细胞:糖要进入细胞,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只有打开细胞的门,糖才可以进去,而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胰岛素。胰岛素受体我们把它比作细胞之门的“锁”,如果“锁”生锈了,就是我们所说的胰岛素抵抗,即使有“钥匙”也很难打开门。糖也不能进入细胞。
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我们将其比作是进入细胞之门的“钥匙”。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分泌而来,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完全不分泌,没有“钥匙”,糖无法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血液中的糖就会升高。
胰高糖素样多肽-1:是小肠分解淀粉的同时产生的,它的功能就是报信。它会第一时间将血糖要升高的消息报告给胰腺,胰腺接到通知,立刻开始分泌胰岛素。
(3)参与糖代谢的物质是如何工作的
糖代谢的过程中,小肠在分解淀粉时,如果忘记分泌胰高糖素样多肽-1,没有通信兵去报信,胰腺不知道要分泌胰岛素,没有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是一种2型糖尿病。当然,这是一种很绝对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胰高糖素样多肽-1工作懒散,慢悠悠地去报信,胰腺接到指令后也慢悠悠地分泌,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又慢悠悠地去开门。最终导致血糖不能及时进入细胞,糖堆积在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也是一种2型糖尿病。
胰高糖素样多肽-1准时给胰腺通风报信,胰腺收到通知后,开始分泌胰岛素,但胰腺的功能异常,分泌的胰岛素不足甚至完全不分泌,这时,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而滞留在血液中,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胰腺完全不分泌胰岛素导致的血糖升高就是我们常说的1型糖尿病。
而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共同或单独作用引起的血糖升高就是我们常说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通俗的讲,就是胰岛素出工不出力。
例如:健康人每天需要48-52个单位的胰岛素,而胰岛素抵抗人群,也许分泌了70-80个单位的胰岛素,才起到了50个单位的效果。胰腺高强度的工作,拼命的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胰腺功能也会出现异常,最终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甚至不分泌。一般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肥胖还会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等疾病。
容易造成糖尿病的3个习惯
糖尿病与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在应对时需促进糖类物质的消耗,同时增强胰岛功能,疾病才能改善。而避免生活中的这3个坏习惯,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病风险。
1、高热量饮食
糖尿病出现的原因很复杂,有的人只知道甜的东西摄入后会获取较多糖类物质,从而血糖升高,却不知道其他多种因素影响也会让血糖不稳定,特别是高热量饮食。
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几乎每天都是大鱼大肉,有些人更是喜欢西餐,汉堡、薯条、披萨等高热量饮食受到他们的追捧。如果长期食用这些很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导致人体胰鸟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这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经常熬夜
作息不合理是许多人糖尿病难以控制的原因,当然,糖尿病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本身有遗传因素在作祟,家族中很多人都出现糖尿病,那么其他还没有患病且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jc/14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胰腺发病,是养虾失败的最大元凶这十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