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下肢深静脉血栓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形成栓子,部分或者全部阻塞血液流通,最终造成组织坏死。

其最可怕的并发症是: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是血液栓塞最常发生的部位。

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

1.三个主要原因

1.静脉血流滞缓

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还有一个问题在老人身上特别突出!那就是水的摄入量!

小编所在养老院,最瘦的老人一天也得喝上ml的水!并且填写饮水记录!水喝少了,血液黏稠都上升,血流自然滞缓!

2.静脉壁的损伤

静脉壁损伤后,血液会立即发生反应,来修复这个损伤。一大堆修复细胞附着在静脉壁,这也就成了栓子生成的诱发因素。

3.血液高凝状态

2.症状是什么?

1.症状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

2.体征

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

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

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全静脉而引起;

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见浅静脉曲张。

术后取出的静脉血血栓!

3.六项针对措施!

变换体位:俗称“翻身”!其中的措施包括:抬高床尾!(没有被验证确实有效,不过能提高老人舒适度);两腿不要交叉叠再一起!

促进腿部静脉血回流的运动措施:

A:在床上模拟“骑自行车”!

B:对于不能自我活动的老人,可以在早晨擦洗的时候,使用“激活擦洗法”(见往期文章),促进腿部血液回流!

C:或者护士通过被动运动老人的腿,来促进其腿部的血液流动。

尽早下床活动!克服恐惧,克服疼痛!不过得严格遵从医嘱进行!

而且,不是说下床就下床的,要从床上坐起开始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做到床边,然后从床边站起来,从需要帮扶行走到不需要帮助!都是要有一个过程!

摄入足够的水分!瘦弱的老人每天至少ml的水,体型较壮的可以喝至-ml每天!

小编一般都是这时候喂水的:早晨7点左右擦洗之前,喂老人半杯水ml,擦洗之后ml,一杯就结束了。然后8点-9点早饭的时候ml一杯咖啡+ml果汁。10点到11点之间翻身之后喂ml水,午饭12点时喂ml果汁。这样,上午ml水就喂完了。下午2点左右翻身的时候,ml,3点咖啡ml,晚饭ml茶,这样,一天ml水就是这样分配的。

弹力袜!静脉曲张袜!以下要点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jc/1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