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你所不知道的危害
人体内有两个形如蚕豆,大比拳头,深居于脊柱两侧的器官,它们日以夜继地工作,排泄着人体产生的废物,它们就是人体的“清道夫”——肾脏。 肾脏凭借强大的代偿能力,一直任劳任怨地做着“清道夫”的工作。然而正是由于肾脏太过于默默无闻,所以早期肾病症状并不明显,肾脏一旦受损也很难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而当肾脏功能衰退60%以上,出现浮肿,肾性高血压,贫血,血肌酐升高等症,无法进行正常的排泄工作时,再想补救,为时晚矣! 高患病率、低知晓率 近年来,世界各国所完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13%,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慢性肾脏病素来有“三高三低”的发病特征,即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并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谈及慢性肾脏病的高患病率,肾病专家告诫:“我们应该 不同于一般疾病的发病特征,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并不局限于肾脏本身,高血压、糖尿病、衰老、感染、药物性肾损害、创伤,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造成慢性肾脏病。除此之外,肾小球肾炎、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甚至许多急性肾损伤也可以转变为慢性肾脏病。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疾病的数量不减反增,肾脏病由过去的穷人病变成了富贵病。对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的一路走高,究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能量的过度摄入、运动的减少易造成人体代谢的紊乱。而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也出现了早发、高发等现象,这些病变都会造成肾脏的慢性损伤。” 后果严重,不容忽视 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随患者原发疾病、肾功能损害程度、年龄和并发症的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浮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早期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 但如果慢性肾脏病治疗不及时,疾病进行性发展,最终会造成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当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脏的其他调节功能也减退,可引起人体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相继出现症状,严重者可造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中风、精神症状,甚至昏迷、多发性骨折、严重贫血等,患者可因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等造成心脏骤停而死亡。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原发疾病是什么、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病理类型、是否有高血压和蛋白尿、初诊时的肾功能水平等,都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因素。此外,患者过度劳累、合并感染、滥用药物等也可加重肾脏损害,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肾功能不全是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恶化的最终阶段,因此,早期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每种疾病都会有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可以让患者及时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信号包括:既往有肾脏疾病或有肾脏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这类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浮肿、尿泡沫增多、夜尿增多、明显乏力、不想吃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牙龈出血、尿量减少、浮肿加重、高血压药物难以控制、腿抽筋、心慌气短等,应及时就诊。 肾衰竭也并非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最终结局,患者并不需要过度恐慌。“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肾脏病是可防可治的。我们要有与疾病长期共存和进行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不能不重视疾病的存在,也不能过于恐慌。”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注意以下三点建议: 1根据病情,合理治疗慢性肾脏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应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不能道听途说随意选择偏方秘方,或自行中断治疗方案。肾脏病治疗中普遍存在不及时治疗和过度治疗两种倾向,应当避免。 2劳逸结合,合理营养慢性肾脏病复发和恶化往往与患者过度劳累有关。在疾病活动和进展阶段要注意静养,避免体力劳动和熬夜。合理营养十分重要,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适量蛋白质饮食,避免过咸饮食和暴饮暴食。 3定时随访,放松心情。由于许多慢性肾脏病持续多年,药物治疗起效较慢,药物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必须有耐心和恒心,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期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要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正确对待病情的变化,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医院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愿与你携手同行,分担风雨,分享阳光。-,-.
?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qmqc.com/zcmbyy/10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药肾损害清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